广厦辽宁的半决赛第二场,两队在罚球线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两队合计72次罚球,仅有43次命中,命中率仅为59.7%。这样的表现不禁让人担忧两队的罚球水平。
仅仅一天后,山西与首钢的比赛也未能给人们带来惊喜。两队的罚球命中率同样不尽如人意,合计60次罚球仅命中39次,命中率竟然也只有65%。这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目前CBA联赛中球员的罚球能力。
无疑,我们现在的罚球水平与过去相比,显得颇为不堪。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差的呢?为了寻找答案,我们回顾了有记录以来的数据。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现在居然是CBA历史上整体罚球表现最好的时期之一。自1995年以来,CBA罚球命中率的中位数最高点为76.6%,而这个数据在2019年和今年各出现过一次。
然而,当我们回顾过去,会发现那些被许多球迷怀念的“good old days”,其实并非如此。例如,2002年以前,CBA联赛的罚球命中率中位数都没有达到过72%的水平。更为惊人的是,1997年四川男篮全季452次罚球只命中了235次,命中率仅有52%,这是CBA历史上的最低点。
那么,为何我们对于中国球员罚球好的印象依然存在呢?这主要源于国家队的出色表现。在1996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男篮国手在罚球线上的表现非常可观,除了个别比赛外,整体罚球命中率平均都在80%以上。这期间的球员如姚明、刘炜、易建联等人在罚球线上的表现均十分稳定且出色。
然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篮的罚球表现开始出现下滑,至今仍未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罚球命中率创下了历史新低。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历史来看,其实在96年以前,中国男篮的国手们罚球水平也并不高。
那么,为何1996年至2008年间的中国男篮能够在罚球线上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呢?这或许与这一时期的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天赋以及他们的训练态度有关。像姚明、李楠等球员都是非常努力训练的典型代表。他们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不断的调整细节来提高自己的罚球命中率。
然而,这一代球员的出色表现并没有持续下去。如今,我们在联赛中依然能看到许多国手在罚球线上整不明白。比如王哲林,他的罚球命中率逐年下降;周琦虽然年轻时罚球水平尚可,但回到CBA后也未能保持稳定的罚球表现。
尤其是近几年的中国男篮在大赛中的罚球表现更是让人担忧。四届大赛的罚球命中率均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代中国男篮是否真的需要更多的训练和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基本功呢?
总的来说,虽然数据表明现在并非是CBA历史上罚球最差的时候,但中国男篮在罚球线上的表现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期待未来的中国篮球能够找回曾经的准度,为国家队带来更多的荣誉。